加强会计监管、形成监管合力是“十三五”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。2016年10月8号,财政部制定并印发《会计改革与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,要求会计监管和宏观管理必须改进监管方式、形成监管合力和牢固树立服务理念。
政策出来后,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会计执业监管路径。最近有了最新的结果,根据《中国会计报》报道,以后会计监管要和驾照一样计分考核了,财政部以后可能会推广浙江省义乌市在会计监管方面取得的经验。
日前,浙江省义乌市财政局联合国税局、地税局印发《义乌市会计执业记分管理办法(试行)》(下称《管理办法》),共12条,对会计人员的14种违法违规行为和代理记账机构的6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记分:
以一个会计年度为记分周期,对会计人员超过12分(含)、未超过24分的进行强制培训;
对超过24分(含)的会计人员和记分末10位的代理记账机构,给予列入当年度会计信用“黑名单”并公告的处理措施,记入信用记录长期存档,建立会计从业信用体系。
互联网大数据时代,大清洗运动即将到来
据了解,现行《浙江省会计管理系统》仅仅登记了会计持证人员名单,但无法显示持证人员到底在不在或者在哪个单位从事会计活动。一些单位未签订会计人员任(聘)用合同,也就没办法监管到单位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义乌市财政局借助“互联网+”技术,开发了义乌市会计应用管理系统,开展企业会计岗位(税务代理)实名登记。代理记账机构负责登记本单位的代理记账人员和委托单位,地税分局负责登记和排查专职会计人员和任用单位。
截至目前,已登记委托代理记账单位16222个,专职会计单位882个,代理记账人员774名,专职会计人员1034名,数据全部录入税收征管系统,实现财、税部门的信息共享。
以后会计违法的成本越来越高,个人信用不良会影响生活
随着基于大数据的会计信用管理系统的上线,每位会计人以后几乎每天都处于“聚光灯”下,违法的成本会越来越高。
有了大数据系统的支撑,财政部门职能处室负责会计人员违规情况的考核,按季度将扣分情况及扣分依据报送财政会计人员管理部门。税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会计人员有违规情况的,依法扣分,按季度将扣分情况及扣分依据报送财政会计人员部门。会计人员管理部门负责会计人员的日常管理、会计执法检查中有违规情况的,据实扣分。
财政部门将会计人员的考核录入会计诚信档案,并实施动态管理,考核结果作为会计师任职资格评审和先进评比的重要依据。考核合格的会计人员接受财政部门的正常管理;考核不合格的人员,在媒体上进行公告,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分别予以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。如今,会计人员信用状况已变为“会计人身份证”,其作用正日益凸显。一旦出现信用污点,带上不良记录的“身份证”,你会发现以后换工作或者个人的生活都举步维艰。
提醒各位会计人,一定要重视个人信用!
来源:小艾财税俱乐部(ID:xiaoaicoco)、《中国会计报》